日本內閣會議決定解禁集體自衛權 補充台中韓看法
週二 2014年07月01日, 1:34 下午【點此取得本文短網址】
更新時間 2014年7月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31
解禁集體自衛權這個日本二戰後重大轉換立場甚至是地位的動作今後有哪些具體變化,在日本內外都勢必引起關注。
日本政府在周二(7月1日)傍晚的臨時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修改憲法解釋以解禁集體自衛權,決議認為,即使自身未受到攻擊,日本也可以為阻止針對他國的攻擊而行使武力。
共同社報道,當天上午,自民、公明兩黨在日本國會內舉行了有關安全保障法制整備的執政黨會議,就修改憲法解釋以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定案達成了一致。
受此推動,日本政府當地時間下午4點半開始,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9大臣會談」,確認了內閣決議的內容。當地時間下午5點左右,日本政府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做出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內閣決議決定變更憲法解釋。
內閣決定的內容為,如果在日本的存亡受到威脅等情況下,允許必要最小限度地使用武力。
相關法案得到完善後,為阻止關係密切的國家受攻擊,自衛隊在海外參加戰爭將成為可能。
重大改變
這是有可能脫離1954年自衛隊建立以來一直堅持的專守防衛理念的安保政策上的重大改變。
小資料:日本憲法第九條
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
(1)日本國民衷心期望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2)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軍事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首相安倍晉三以日本所處安保環境發生了變化等為由主導了有關解禁的討論。
三大條件
日本內閣決定指出「即使是針對他國的武力攻擊,根據其目的、規模、形態也存在威脅到我國安危的情況」,列舉了新「行使武力的三大條件」。
內閣決定總結稱,考慮到美國等,在針對他國的攻擊中,存在從根本上剝奪日本國民權利的明確危險時,採取自衛措施「為憲法所允許」。內閣決定中沒有阻止過度行使武力的明確保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在內閣會議做出決定後舉行記者會,對此作出相關說明,以尋求國民的理解。
意見對立
但無論贊成還是反對的意見都不否認日本解禁自衛權、向海外派遣自衛隊會導致日本可能捲入戰爭和日本人增加喪生的危險性。
伴隨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日程日益緊迫,東京街頭的抗議行動也日益頻繁和激烈。
據本身立場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每日新聞》6月27日和28日實施的全國民意調查,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被訪者為58%佔多數、疑慮日本捲入戰爭的被訪者佔71%。
習慣了不流血的理想和平主義的日本社會上贊成與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意見在各個領域都對立激烈。
伴隨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日程日益緊迫,東京街頭的抗議行動也日益頻繁和激烈,甚至上周末在東京鬧市新宿還有人為維護憲法第九條自焚的事件發生。
解禁集體自衛權這個日本二戰後重大轉換立場甚至是地位的動作今後有哪些具體變化,在日本內外都勢必引起關注。
中韓迅速回應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
更新時間 2014年7月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24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周二的例行記者會上也就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發表了評論。
日本內閣會議決定修改新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中國和韓國官方均迅速做出了回應。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二(7月1日)發表聲明表示,日本政府在防衛問題上應消除周邊國家因歷史問題而產生的疑慮,並為獲得周邊國家的信任摒棄歷史修正主義,採取正確的行動。
聲明還重申,在影響韓半島安全和韓國國家利益的事項上,若沒有韓方的要求或是同意,韓方不允許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
韓國政府還指出,日本政府今天決定修改憲法解釋,允許在一定範圍內行使集體自衛權,韓國政府把這當作日本和平憲法規定的軍事安全政策出現重大變化,將予以關注。
聲明還強調,今後日本在推進修改憲法的相關程序、規定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具體內容時,應遵守持續了60多年的日本和平憲法的基本精神,在美日同盟的框架內朝著不損害地區和平和穩定的方向透明地處理相關事宜。
中方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周二的例行記者會上也就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發表了評論。
洪磊表示,由於歷史的原因,日本的軍事安全政策一直受到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洪磊說,近一時期以來,日本執政當局在歷史問題上頻頻製造事端,在軍事安全政策上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使日本的軍事安全政策出現了重要變化。人們不禁要質疑,日本在戰後長期堅持的和平發展道路是否要改變。
洪磊指出,我們也注意到,在日本國內,對解禁集體自衛權有強烈的反對聲音。日本的國家發展走向,歸根結底要由廣大日本人民來決定。中方反對日本方面蓄意製造「中國威脅」,以此來推進日本國內的議程。
洪磊最後說,我們要求日本方面切實尊重亞洲鄰國的合理關切,謹慎處理有關問題,不得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安全,不得損害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撰稿:李文/責編:路西)
台灣控補充台方網友回應:
韓國、中方外交說詞軟中透硬,反觀「台灣控」顯現目前台網媒主流言語水準,畢竟台灣沒有外交素養的時期已經很久了,久到網路主流用語已經到父母親教小孩時也會避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