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渣文本:西裝殼下的大學生
週日 2014年09月21日, 1:39 下午【點此取得本文短網址】
- 0 Comments
- 1213 views
- Tweet
Print
淡江的中選會,或許想透過一身勁裝展現某種官方態勢。
2014年09月20日00:01
淡江大學學生會長的選舉,因為有陸生參選,這兩個月以來一直是知識份子圈關注的議題。選舉日在即,卻因淡江學生代表組成的「中選會」突然宣布選舉中止,又引發新一波的衝突。在記者會你推我擠的肢體拉扯中,陸生候選人蔡博藝被中選會的人馬推倒在地,淚灑當場而成為媒體的焦點。
雖然中止選舉的程序爭議仍有待討論,但衝突現場真正讓我噴飯的,是那三位「中選會」成員的穿著。這三位同學都是一身大黑西裝,還有一位在領口別上象徵身份的金色徽章。我猜可能是學生代表之類的資格徽章,當然也可能是多啦A夢扭蛋徽章。太小了我看不清楚。
笑完之後,我開始思考。我對他們的「笑意」,在道德上有問題嗎?他們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以正式的「禮服」出場,莊重地完成他們的任務。左看右看,他們好像才是「對」的,我的嘲笑反而是「錯」的。
但我對他們服裝的怪異反感,除了美學偏見之外,應該也有點倫理學上的質疑。
服裝常是美學問題,但也可以是倫理學問題,因為其涉及「禮」這個領域。在西方倫理學中,多數學者主張禮儀不算是倫理規約,因為禮儀只是一種社會習慣,是行為的潤滑劑,和道德本質無關。無禮只是因為不知道這種規定,不能稱其為壞人。
但在東方倫理中,「禮」自古已是德行的一環,能突顯人格特質,本性純良的人才能展現出適切的「禮」。我認為東方的觀點比較符合我們的社會實情。
穿著是禮的一環。現在的大學經常宣導要學生別穿藍白拖上學,理由也是「禮貌」,搭配的是「尊重他人」這種道德原則。至於衣褲穿著,雖然一般的教室課沒有特定服裝規定,但有些老師要求學生上台報告時必須穿「正式服裝」,相信這也是基於「尊重」原則。
為了模擬商業發表或職場宣推的實景,多數商管學院的專題發表會,都是男西裝、女套裝,黑壓壓的一片。遠看彷彿是黑衣人圍事場合,近看則是一堆緊張小子硬塞在不合身的西裝殼裡。
「禮」是種「節」德,是「自我控制」,讓人保持在適切的狀態,溫和且易親近。要求大學生在這種場合穿正式服裝,應有學習自我控制的意味。
那穿西裝來上課的學生呢?他們可能會主張這是對課程或老師的「尊重」,因此在道德上是對的。這也沒錯,雖然從「輕便穿著,少吹冷氣」的環境倫理角度來說可能有點爭議。
宣布停選的淡江中選會,看來也可抱持這種倫理立場。他們尊重決議,尊重候選人,尊重媒體,所以正裝前來,當然應該拍拍手鼓勵了,怎麼可以笑他們呢?
那我到底在笑啥?我整理心中的笑意,將之化成具體的理由:
「好的不學,幹嘛學政客耍假掰?」
學生穿西裝參加發表會,有幾分是學商場的儀態。穿西裝來上課,也可說是學教授的風範。那學生穿西裝開記者會?
我認為這只是種低層次的cosplay。大學中不乏裝扮成「哥德蘿莉」、「偽娘」來上課的同學,你知道他們要表達的意象,有些藝術成就還頗高。那穿西裝開記者會的呢?是在cos教授?大老闆?一流業務員?
怎麼看都是在cos政客。如果讓大家知道你正在「藝術展演」,諷刺時政,並無不可,我覺得還應該鼓勵。但若想弄假成真,穿個西裝就以為自己會變成什麼人物,那太過頭了。
這種穿著不是「禮」所要求的「中庸」之道。過頭了。
淡江的中選會,或許想透過一身勁裝展現某種官方態勢,但你出來宣布選舉中止,哪裡需要這些行頭?就算穿短褲、運動服、籃球鞋,活像一轉身就要暴扣籃框的出來唸那紙公告,也是同樣的效果。
不過就是個學生會,是個社團,這種學生社團選舉的事情,裝成政客幹嘛?你在一個「很像政治」的場合,硬搞一個「很像政客」的造型,你想透過這身衣服表達什麼?除了「尊重」之外,還有「權威」?有了權威,選舉中止決議就變得天下無敵,大家都要接受?這和穿公牛23號就覺得自己喬丹附體的人有何不同?
你就算穿清朝的官服出來宣布中止選舉,法理效果也是一樣的(但笑果會好很多)。真實政客之所以能體現權威,不是靠西裝,是靠西裝之下的個人身份與特質。你沒那個本事,穿件西裝就想壓人,沒人會讀出權威,只會想出拳頭。
這不是在選總統,拿掉西裝的外殼吧。以學生的身份,面對你們搞了半天,卻連個會長都選不出來的事實。
- 0 Comments
- 1213 views
-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