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葉名琛 今有國民黨◎林濁水
週日 2015年10月04日, 11:37 下午【點此取得本文短網址】
- 0 Comments
- 1000 views
- Tweet
Print
葉名琛有不可思議的稀奇六不,「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現在國民黨一點也不遜色,也有不可思議的稀奇的六不,是「不換、不棄、不挺、不和、不戰、不勸」。
古有葉名琛「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今有國民黨「不換、不棄、不挺、不和、不戰、不勸」
新 政權建立不易,經常伴隨的是不同凡響的奠基故事;一個舊政權,在崩潰時伴隨著的往往也少不了不可思議的稀奇故事。的大清帝國來說,義和團當然是稀奇之至, 但義和團並不是唯一的古怪事。例如二次鴉片戰爭兩廣總督葉名琛在英法聯軍攻來時,既不談和也不抗敵又不逃亡在副督統雙喜衙署內被俘虜,被捉了後他仍然很神 氣地自稱蘇武,要求找英皇理論,他又很有格調地「自備糧食,恥食敵粟」。最後餓死,這一切無論如何,沒有一様不神奇,沒一樣不是是空前絕後。
他當時人這樣嘲笑他:「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古之所無,今亦罕有。」叫他「六不總督」。
他的六不,令人莫名奇妙,但是如果你因此斷定他一生胡塗庸懦,神經兮兮,那你就大借特錯了。事實上他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在六不的驚人之舉前是又幹練又剽悍名重一時的封疆大吏。
20 多歲考上進士,因為能幹,官升得很快,40多歲就封男爵、兩廣總督協辦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他和太平天國軍隊作戰既凶猛又殘暴,曽以一萬五千兵,把二十 萬人,逐出境外。葉名琛親自處決犯人,一天中有時竟然屠殺俘虜近千人,1855年的6、7、8三個月中就殺了七萬五千人。
此外他做官既雖非常迷信,常扶乩問卜來做決定,卻又非常工於心計。
他在廣東當官的作風,用現在的話來描述,算是保守極右的的排外民粹民族主義。二次鴉片戰爭會爆發,他是關鍵人物。
一 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和英國簽約承諾開放廣州上海等五個通商港口,讓英國在這五口设置領事館。但當時的中國人認為讓英國人進城是天朝給外夷的恩典,廣東巡撫葉 名琛和他的上司兩廣總督及廣州居民主流都是特別強悍排外的民粹天朝基本教義派。雖然英國在其他四個港口都已經設了館,但廣州一直不給英國人進城,雙方衝突 不斷,當時朝庭極右基本教義派當道,葉名琛因為排外民粹得到欣賞,1852升仼總督兼通商大臣。1856年英軍攻陷廣州,當時葉名琛扶乩問卜,說不必擔 心,他「危坐二堂,絕無懼色」,果然英軍因為人少,很快退出廣州;葉名琛向朝廷奏稱「大捷」,順便縱容粵民火焚城外各國商館及洋行,英軍也焚燒洋行附近民 宅數千家後退出省河。接着英法兩國全權大使聯名要求進城談判,並發出10日為限的通牒,葉不理,戰爭開始了,葉名琛輕輕鬆鬆神閒氣定,守將要和葉名琛商討 軍情,民團團練代表要跟葉名琛商討,他都不予理會,守將請求調兵設防,葉名琛不准,他說,「二仙明示彼當自走」。英軍三艘軍艦攻佔廣州東郊葉第二天英軍攻 佔省城對岸河南鳳凰岡等處炮臺,葉名琛聞報後仍不動聲色,說十五日無事。英軍終於攻陷廣州,總督府官員人馬四散奔逃,但葉名琛卻端坐廳堂,照常批閱公文, 部下勸也勸不動,終於被虜。
這故事實在太荒唐了。本來幹練了前半輩子的他,現在國之大任正要依靠他時,卻離譜成這樣,怎麼樣也難了解,只能說國之將亡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發生了。
但 是葉名琛的六不有什麼了不起呢。現在洪秀柱打死不退非選下去不可。國民黨內95%人都認為總統選舉必輸,立委選舉必被拖下水而大敗,接下來這個勢力崩潰成 碎片,但是黨中央就是「不換柱」;立委希望那麼至少改成棄柱保立委吧,黨中央還是繼續輔選「不棄」柱;既然不棄,那麼舉黨總該力挺吧,結果輔選是應付了 事,根本「不挺」;選情已經不妙?宋楚瑜出來瓜分票源,理當力檔求戰,但是從客各級黨公職替宋輔選,是「不戰」;既然不戰宋,那麼該談和吧,偏又「不 和」;最後,已經沒辦法不讓她選下去了,她天天亂放砲不是得罪人就是鬧笑話,至少約束她勸勸她像個樣子吧,結果不敢勸,反而替她圓話。
葉 名琛有不可思議的稀奇六不,「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現在國民黨一點也不遜色,也有不可思議的稀奇的六不,是「不換、不棄、不挺、不和、 不戰、不勸」。大清帝國有「古之所無,今亦罕有。」的六不之後毫不回頭地走向了覆亡。現在國民黨也一樣有他「古之所無,今亦罕有。」的六不,這樣的黨,它 的前途會怎麼樣,就等著看吧。
10月04日(日) 00:05 林濁水專欄
- 0 Comments
- 1000 views
-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