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pm - Sunday 26 March 2023

為什麼歐洲有國家禁止商業化的臍帶血銀行,日本也只有公益性臍帶血庫?◎劉宏恩

週六 2013年08月17日, 2:07 下午【點此取得本文短網址】

  • 2 Comments
  • 3347 views
  • Print Print
文章來源

2013年8月16日 21:04 劉宏恩

今天最受大家注目的新聞之一,是底下關於「儲存臍帶血卻沒辦法治病」的消息。但是許多熟悉內情的人應該早就感慨︰台灣的臍帶血銀行商業化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政府甚至還以之作為台灣發展生物科技產業的業績之一,完全不去思考為什麼有許多國家嚴格限制商業化的臍帶血銀行(如法國),甚至根本禁止商業化的臍帶血銀行(如義大利),又為什麼日本只有公益性的臍帶血庫?

這些國家這樣做的理由,一言以蔽之,它們認為「商業化的臍帶血銀行違反公益,它會讓更少人(而不是更多人)能夠得到臍帶血移植的救治」。

蝦咪?更少人?越多人儲存臍帶血,不是應該會越多人有機會得到臍帶血移植的救治嗎,怎麼會更少人?

關鍵就在「商業化」的臍帶血銀行與「公益性」的臍帶血銀行的差異。越多人儲存到前者,反而會讓全國民眾每個人得到救治的機會減少。

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臍帶血是可以配對的,我們的臍帶血是可能可以救別人的,別人的臍帶血也是可以來救我們的。所以「為自己」儲存臍帶血,在科學和機率上根本不make sense。最合理、讓整個社會更多人能夠得到臍帶血救治的作法,應該是像「捐血」一樣,大家都把血液捐到捐血中心去,未來有需要用的人才去向血庫提領。

請問各位︰你們會因為擔心自己將來車禍意外或手術需要輸血,就儲存一大包自己的一般血液在冰箱裡嗎?顯然不會!為什麼不會?因為,萬一自己需要輸血時,到時候再去向血庫請領血型可以相容的血液即可。我們平日「替自己儲存」不只是很麻煩,而是根本會很浪費,因為在保存期限到期之前如果用不到,那包血液也是要丟掉,自己儲存給自己是要做什麼?豈不是減少大家每個人都可以互相交流、互相配對使用的機會?

事實上,每個人這輩子用到「自己」的「臍帶血」來救命的機會,遠遠(應該說遠遠遠遠)低於我們用到自己的一般血液來救命的機會。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統計,我們這輩子使用自己的臍帶血來自體移植的機率,只有「二十萬分之一」。那麼可否請問大家︰如果連使用機率更高的「一般血液」我們都不會自己替自己儲存,那麼使用機率更低更低的「臍帶血」,替自己儲存下來怎麼會make sense?

更嚴重的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只有二十萬分之一使用機率的臍帶血,若是你替自己給留存下來,結果就是有二十萬分之199,999的機率未來這筆臍帶血被浪費掉,不但沒有救到你自己,也沒拿來救原本可以配對成功的其他人。

如果每個人都私存而不願跟人分享,到最後,不只是你的血去救別人的機會消失了,而且別人的血拿來救你的機會也消失了。所以私存臍帶血公司的生意越好,竟然可能讓全國每一個人(包括有做私存的人)獲得救治的機會通通都降低!

這就是歐洲有國家嚴格限制、甚至禁止商業化的臍帶血銀行的原因。理由就是四個字︰「違反公益」。事實上我覺得不只是「違反公益」,根本也「違反私益」,因為越多人去私存給自己,反而對每個人的整體未來越不利,而且大家是自掏腰包在做這件可能不利於己的事!

最可笑的是︰台灣有臍帶血銀行不斷做廣告宣傳「臍帶血移植成功案例」,結果那個案例根本是「異體移植」成功的案例,並不是拿自己存給自己的臍帶血來自體移植,而是拿「別人」的臍帶血配對成功來移植給自己!這樣子的案例竟然能夠用來做他們的宣傳,鼓吹不知情的民眾花錢「替自己(替寶寶)」儲存給未來的自己使用,簡直是荒謬絕倫,令人噁心想吐!

事實上,根據醫學文獻,全世界的臍帶血移植案例,陌生人之間相互配對的「異體移植」的案例數遠遠多於「自體移植」的案例數,也遠遠多於「親屬間移植」的案例數。無論從學理上、從統計數據上,都可以請大家判斷一下︰一個以「鼓吹大家儲存寶寶的臍帶血給他自己未來使用」,事實上卻很可能是讓更多臍帶血被浪費掉、更少人可以得到臍帶血救治的機會,這種「產業」,究竟值不值得鼓勵?

我具名以示負責。身為專門研究生物醫學倫理與法律的學者,也是國內多家醫院及政府機關的人體試驗委員會的委員,多年來我不斷在課堂上、研討會中提出這些疑問,甚至曾經跟臍帶血業者在他們出錢贊助的醫學研討會中公開槓上,為的只是希望大家能多聽一聽、多想一想︰彷彿洗腦般的感人廣告影片,還有許多知名的藝人不斷代言,在這些疲勞轟炸般的「宣傳」的背後,到底包裝了什麼?越多人去臍帶血銀行儲存的結果,究竟是能救到更多人,還是反而救到了更少人?我們真的還要去儲存嗎?

政大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副教授 劉宏恩

p.s. 推薦大家看「康健雜誌」之前的專題報導「該為寶寶存臍帶血嗎?」︰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9782
另外可以參考日本的作法「日本11家臍帶血銀行 全屬公益機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dec/19/today-life9.htm

推銷臍帶血 騙「3D列印器官」
4公司業務員誇大 珣珣媽救女夢碎
2013年08月16日 蘋果日報

珣珣因車禍導致癱瘓,珣珣媽原想用臍帶血做神經修復手術,結果遭否決。黃鈺婷攝
【劉文淵、黃鈺婷╱台北報導】嘉義「珣珣媽」幫三歲女兒「珣珣」存了臍帶血,年初女兒車禍癱瘓,她抱著希望請醫院用臍帶血進行神經修復手術,結果衛福部以此技術不純熟、法令不允許否決,讓她救兒夢碎、感覺受騙,「真想把臍帶血丟到垃圾桶!」《蘋果》放蛇發現,臍帶血公司業務誇大功能,還誆稱可製造器官移植。衛福部認為已涉廣告不實;台大醫師說:「如果真這麼神奇,3D列印早就得諾貝爾獎!」

三歲女童張羿珣「珣珣」今年一月發生車禍,頸椎嚴重受創,四肢終身癱瘓。珣珣媽三年前花了七萬五千元向訊聯臍帶血公司購買服務,她說當時業務員曾告知能修復神經,於是找慈濟醫院台中分院,想在脊髓注射幹細胞,但因手術屬全國首例,須向衛生福利部提案審查,結果衛福部以技術不成熟、法令不允許否決。


台灣臍帶血應用項目情況
珣媽批「神化」功能
珣珣媽不平地說,當初業務員「神化」臍帶血功能,現在要用才知國內無此技術,「原來是一個不確定的希望。」對此,訊聯公關經理鄧秀珍說曾向珣珣媽表示遺憾,強調業務員未過度渲染臍帶血功能,完全依衛福部公告醫療項目解說。
為了解各公司推銷臍帶血話術,《蘋果》日前佯裝成準父母,向台灣生寶、訊聯、美商永生、台灣尖端等四家業務員聯繫,發現各家公司廣告DM都遵守法律規範,但業務員推銷時卻渲染器官修補、神經修復功用。

唬爛1袋能變8袋
台灣生寶向記者介紹時,運用國外影片,還介紹以臍帶血做原料,利用3D列印製造出一顆器官並移植人體,聲稱五到十年內台灣也可以做到;美商永生業務員聲稱,包括神經修復、器官再造、組織修補等技術,「現在都可以做到。」台灣尖端表示具有細胞增生能力,能將臍帶血一袋變八袋。訊聯臍帶血公司強調「分管儲存」,可以多次使用。《蘋果》發現此行銷手法曾遭公平會以虛偽不實廣告裁罰一百萬元。
對此,台灣生寶行銷處長黃怡瑋昨表示,未要求業務員以3D列印技術解說臍帶血的未來運用;訊聯鄧秀珍強調,分管儲存是公司產品項目之一,業務員可能用比喻強調產品與其他廠商不同。美商永生行銷部強調,業務員絕不會把現在不可能的項目向消費者推銷;台灣尖端業務經理劉子顯承認,該公司增生技術正進行人體試驗,專利是指研發專利,確實尚未進行臨床治療。

業者最高可罰75萬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風險管理組長陳惠芳表示,該四家業者說出保證字眼,甚至明確說出何時可完成及可能有的治療效果,已涉廣告不實,可依「人體器官保存庫管理辦法」處十萬到五十萬元罰鍰,及《醫療法》處五萬到二十五萬元罰鍰。律師李鳳翺指,未來技術仍要在法律可控管範圍內,不可漫無邊際,依《公平交易法》,不能讓消費者判斷上模糊不清或不當聯想。

《蘋果》放蛇 業務員話術
台灣生寶
「國外以臍帶血做原料,利用3D列印製造出一顆器官並移植人體,5到10年內台灣也可做到。」
訊聯
「公司的分管儲存技術,比其他公司用血袋儲存的方式好。」
美商永生
「神經修復、器官再造、組織修補等技術,現在都可以做到。」
台灣尖端
「公司具有細胞增生能力,能將臍帶血1袋變8袋。」

  • 2 Comments
  •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3347 views

2 Comments

Comments -49 - 0 of 2First« PrevNext »Last
  1. 快去讀正義

  2. 正義是一場思辨~~
    許多事情當它變成商業化且自由競爭後反而危害了整個社會的發展

Comments -49 - 0 of 2First« PrevNext »Last

Leave a Reply